15273161988

在线客服
客服热线
15273161988 073185128462
客服组:
销售专员
QQ:
QQ:
QQ:
客服组:
在线客服
QQ:
QQ:
QQ:
QQ:
服务时间:
0:00 - 24:00

暂无

版权所有:湖南嘉信紧固件有限公司     湘ICP备14000123号    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长沙

地址: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同升湖路12号..
传真:0731-85123851
网址:
www.hnkasun.cn 
邮箱:2079625687@qq.com 

手机端网站

新闻资讯

检修大匠的攻关平台:他们随手就能扭出“国标”螺丝扭矩

【摘要】:
检修大匠的攻关平台:他们随手就能扭出“国标”螺丝扭矩  核心提示:工作31年来,何满棠扭过的螺丝不计其数。现在的他光凭经验,就能判断出不同螺丝的材质与对应的扭矩,而且用普通工具扭时所产生的扭矩均在国家范围之内。  “隔离开关5年就会进入到故障高发期,通过加强日常维护,可以将设备的缺陷变为可控,从而控制风险”,12月27日上午,何满棠在广东电网板桥培训基地内,展示基地内5种隔离开关的维护程序。从20

检修大匠的攻关平台:他们随手就能扭出“国标”螺丝扭矩

  核心提示:工作31年来,何满棠扭过的螺丝不计其数。现在的他光凭经验,就能判断出不同螺丝的材质与对应的扭矩,而且用普通工具扭时所产生的扭矩均在国家范围之内。

  “隔离开关5年就会进入到故障高发期,通过加强日常维护,可以将设备的缺陷变为可控,从而控制风险”,12月27日上午,何满棠在广东电网板桥培训基地内,展示基地内5种隔离开关的维护程序。从2011年开始将维护工作前置,至今其故障率已经下降了48%,晚间紧急出动的次数也大大降低了。

  何满棠是广东电网公司何满棠劳模工作室的负责人。这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,是一个以技术攻关为主,技能培训为辅的工作平台和行动组织。从2014年3月成立后,这个工作平台已经先后被授予全国“工人先锋号”、广东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、南方电网公司三星劳模工作室等荣誉称号,何满棠也被评为“全国劳动模范”、第二批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、首批“南粤工匠”、第五届“感动南网”人物、东莞市“首席技师”等荣誉称号。

  “创新不仅仅是在实验室内进行科研,创新也在我们身边,变电检修专业这类一线工作,就是需要不断地去钻研问题、执着创新”,何满棠认为,以创新推动攻关,才能找到属于工匠自己的“一亩三分地”,这也正是工作室的“品牌”精神——坚韧于创新,执着于尽美。

何满棠在研究电力设备零部件的改良。

  做电网的“保健医生”

  27日上午,在位于板桥基地内的工作室,何满棠和工作室的成员正在开会。这种2个月就开一次的大型会议,工作室4个班组的负责人济济一堂,而何满棠面前的工作台上放满了零件。

  “这是根据我们的需求专门订制的零件,目前还在进一步改进”,何满棠告诉记者,从缺陷中总结经验,从而改进技术和零部件,这就是每次大会的主要议题。

  工作室成立之初,东莞正值负荷高峰期,这也给工作室带来了挑战。110kV则徐变电站220kV GIS设备外壳法兰处局部发热缺陷引起了工作室负责人何满棠的兴趣,那是电力系统很多专家都未曾见过的一种缺陷。一个月之后,一种叫“汇流排”的新设备产生于何满棠劳模工作室,并获得了专利。这件“宝贝”,可以在不停电情况下,处理GIS设备外壳法兰处局部发热缺陷,避免全站全停,并在各变电站的隐患位置加装“汇流排”,提前预防。

  2015年,电力系统内发生了GIS隔离开关分合不到位的事故事件,何满棠工作室为解决无法观察隔离开关分合到位情况的隐患,行业首创地研制出了GIS隔离开关行程测量装置,可测量隔离开关分合闸状态的量化数据,避免运行人员无法判断隔离开关是否分合闸到位隐患,供电可靠性得到显著提高,每年可节约的人力成本及多供电量产生的效益总和约为2490.72万元。

  “控制不了设备缺陷,就被缺陷控制了。”对工作室的成员来说,要扭转电力设备“主治医生”的角色、成为电网的“保健医生”,电网才更安全。例如,工作室发现在隔离开关的故障上,往往5年就会因为运行年限、操作上的原因进入到高峰期。因此,在前期进行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,工作室成员对5年左右的隔离开关主动进行检修,这使得故障率下降了48%。“虽然日常的工作量增加了一半,但是突发的故障减少了,半夜出动的情况也少了,这就使得工作在可控的范围内。”

何满棠与工作室成员在进行设备技术创新。

  随手就能扭出“国标”扭矩

  经过现场的磨练,何满棠劳模工作室成员培养出了直率的个性、执着的钻研精神,整个团队就像一块韧性超足的“牛皮糖”,爱好收集变电设备缺陷,然后一个劲地往里头研究,直到得到满意的解决方案,并提升自己的技能技术水平。

  何满棠今年48岁,从初中毕业进入供电局变电检修部门,至今他已经扭了31年的螺丝。在训练基地的一楼,这里有一间专门开辟的训练室,里面堆放着近年来工作室研发的各种设备,就包括了百余种螺丝。

  之所以有这么多种类的螺丝,何满棠告诉记者,这是因为,变电设备都是靠螺丝连接,各种设备都会用到很多螺丝,依据材质、作用、强度等来区分。而每一种螺丝的扭紧用的力道大小,也就是扭矩都有不同的国家标准。

  何满棠的厉害之处就在于,他可以抛开力矩扳手,仅使用普通工具扭螺丝,扭出来的螺丝经过仪器的测量,扭矩均在国家标准之内,与使用力矩扳手无异。

  在一个用于教学的隔离开关前,何满棠指着一个约16平方厘米的平面上的4颗螺丝告诉记者:“这颗螺丝是热镀锌,强度是8.8级,平面是铝合金的。四颗螺丝在开关工作的时候是过电流的,需要考虑螺丝和平面的膨胀问题。按规定,这个螺丝的扭矩是20牛·米左右。”他用扳手将螺丝扭松,然后又扭紧,然后拿出一个力矩扳手规格设置在20牛·米力矩扳手扭。刚一用力,力矩扳手就发出了声音。何满棠告诉记者,力矩扳手发出声音证明这个螺丝的扭矩就是20牛·米。

  工作31年来,何满棠扭过的螺丝不计其数。现在的他光凭经验,就能判断出不同螺丝的材质与对应的扭矩,而且用普通工具扭时所产生的扭矩均在国家范围之内。

  这样的技能是怎么锻炼出来的呢?何满棠告诉记者,在上世纪九十年代,一个力矩扳手的价格要9000多元,基本相当于自己一年的工资,单位配备的很少,而且师傅也没教怎么用力矩扳手,都是靠自己琢磨和积累,才有了这样特殊的工艺水平。

何满棠带领徒弟在生产一线工作。

  扭螺丝扭出了“牛皮棠”

  “扭螺丝”精神被何满棠在工作现场发扬光大。就连2012年获评全网首批高级技能专家时,都被单位的同事戏称“何满棠的最终胜出并非偶然,他是靠扭螺丝扭了29年才有现在的水平。”

  在工作现场,他不仅是个动手者,还是个问题学生——问老师傅、问同行、问厂家,直至清楚机械每个部件、每粒螺丝的作用。记者从他技能专家申报表上看到,在近5年的主要工作实绩上,满满地写上了52个项目,一个个都是让人望而生畏的“硬骨头”。

  正因为如此,何满棠还获得了一个绰号,东莞供电局的同行们都戏称他为“牛皮棠”。每次遇到难题,“牛皮棠”先生就会像一块韧性超足的牛皮糖,会一个劲地往里头研究,不解决绝不罢休,直到得到满意的答案。

  这种直率的个性、执着的钻研精神,是何满棠工作室成员统一的“气质”。打开何满棠的邮箱,里面是满满的技术交流邮件,他与来自广东各地、甚至是云南贵州各兄弟单位的专家线上“切磋”技艺——何满棠平常会通过各种与同行交流的机会去搜集“千奇百怪”的缺陷,回来一个个仔细去研究。30多年来,他见过各种类型的缺陷,如今已极少碰到何满棠没遇见过的缺陷。

  这种钻研精神,也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应。2015年,电力系统内发生了GIS隔离开关分合不到位的事故事件,何满棠工作室为解决无法观察隔离开关分合到位情况的隐患,行业首创地研制出了GIS隔离开关行程测量装置,可测量隔离开关分合闸状态的量化数据,避免运行人员无法判断隔离开关是否分合闸到位隐患,供电可靠性得到显著提高,每年可节约的人力成本及多供电量产生的效益总和约为2490.72万元。

何满棠在变电站进行设备检修。

  传道授业推动技术革新

  目前,何满棠工作室所在的东莞供电局变电检修部门已经安全运行超过10000多天,刷新了南方电网公司班组安全的最高纪录。整个团队更是成为整个南方电网辖区内五省的技术支撑,经常被各省的供电部门请去解决技术难题。

  在贵州举行的一场电网系统技能比赛上,考题要求在2个小时内诊断一个拥有500多个零件的隔离开关发生的故障,并用超过100种手动工具将开关完全拆解,排除故障后再重新组装。这项比赛,冠军被何满棠的弟子夺走。

  何满棠告诉记者,可别小看这个考题,组成隔离开关的零件超过500个,拆解和组装这500个零件的工具需要上百种,而且什么零件用什么工具,每个螺丝的扭矩都有规定,每个螺丝垫片的正反面都不能错,整个过程都不能错。

  目前,何满棠劳模工作室拥有1名南网高级技能专家、6名省级技能专家的优秀工匠资源,并且通过工作室平台组织其他专家,将一身的技能本领传承给年轻员工。

  “首先是传授,发挥在生产岗位上的传、帮、带作用,把精湛的技能和优秀经验向新员工传授,最好还能用文字、课件等形式把工作经验、方法等传承下来,传播开去。”何满棠说,目前,工作室已经开发了50多个课件,最多的是2014年,团队开发了24个课件,现在每年也要完成5个高质量课件。他还跟南网3D工作室对接,开发了各种多媒体表现形式,“用最简单而又最深刻的方式,向员工演绎如何拧好每一颗螺丝!”

何满棠在变电站进行设备检修。

  据统计,近年来,工作室开展技能培训项目50多次,开发省级精品课件20多个,培训人数达3000多人次,累计为企业输送各类人才30余人,培养各级技能专家7人,高级技师8人,技师14人。

  “扭螺丝”的检修精神在工作室的平台上进一步延伸——在工作室不断成长壮大成熟的同时,工作室成员不断的发展进步,分别获得了东莞市“首席技师”、广东省“南粤工匠”、广东省“技术能手”、“南方电网公司青年岗位能手”、“工人发明家”、“电力行业技术能手”等称号,并多次获得南方电网公司通报表扬。

  “省市的奖拿了不少,明年我们准备冲刺国家级奖项”,何满棠自信地告诉记者,现在团队正在准备专利和论文,用来申报2018年国家职工创新奖,届时,工作室抱回的沉甸甸的奖杯,将是对检修技艺传承的最大肯定。

www.hnkasun.cn